中国最早生产加工铝单板天花、幕墙厂家之一
铝蜂窝板,蜂窝铝板产品技术说明
1.产品介绍:
铝蜂窝板是结合航空工业复合蜂窝板技术而开发的金属复合板产品系列。 该产品采用“蜂窝式夹层”结构,即以表面涂覆耐候性极佳的装饰涂层之高强度合金铝板作为面、底板与铝蜂窝芯经高温高压复合制造而成的复合板材。蜂窝铝板产品系列具有选材精良、工艺先进和构造合理的优势,不仅在大尺度、平整度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在形状、表面处理、色彩、安装系统等方面有众多的选择,铝复合蜂窝板为全金属盒子结构中间为仿生物蜂巢结构面板和蜂巢全部采用同质AA 3003从而实现在热胀冷缩时具有优异稳定性。蜂窝铝板质量轻、韧性好、强度高、隔音隔热性能好,是大型工程天花吊顶的理想板材选择,并且蜂窝铝板安装方法多样化,由于其良好的稳定性、质轻,承载力大,可以上人进行维修,可以进行承重天花设计等特点最早运用于航空航天,随着建筑业的兴起后逐步运用于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建筑。
铝蜂窝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早在50年代铝蜂窝板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飞机中的雷达罩、所有活动舵面、副翼、地板、隔舱隔板、天花板、行李箱等等常用这种夹层结构。随着科技的进步、工艺成熟、加之建筑产品单一、批量大等特点,使铝蜂窝板的成本大副度下降后,才开始应用在建筑领域。到90年代中期主要用做建筑内外装饰幕墙板,至今在市场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面板除采用铝合金外,还可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其它材质,例如:铜板、钛锌板、不锈钢板、纯钛板、玻璃纤维板、防火板等。蜂窝铝板吊顶系统从面板材质、形状、安装系统到颜色、表面处理为建筑师提供丰富的选择,能够展示丰富的天花表现效果,具有卓越的设计自由度。我公司拥有先进的蜂窝铝板生产线,通过完善的工艺和严格的控制系统,使复合板材具有超强的剥离强度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完全可以与世界同类品牌相媲美。
广州科莱思诚铝业有限公司全自动铝蜂窝板生产设备是国内仅有的全自动生产设备,于2012年从国外公司引进。至今已连续生产5年。我们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国外铝蜂窝板的先进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自动复合蜂窝板设计和工艺制造经验,取得了行业蜂窝板最薄3MM ,最宽1.8米,最长20米以上等技术突破,而且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2.铝蜂窝复合板板材特点:
- 板材平整度高(应用面积和范围广)
- 安装方便快捷
    铝蜂窝板板块大小随楼层高度设定,采用一层一块,在工厂加工成型,加工后现场只需吊装完成,从而大大缩短了工期。
- 板材重量轻、强度高
    铝蜂窝板6kg/平方米;相互连接的蜂窝芯就如无数个工字钢,芯层分布固定在整个板面内,不易产生剪切,使板块更加稳定,其抗风性能大大超越于铝塑板和铝单板,并具有不易变形,平直度好的特点,即使蜂窝板尺寸很大,也能达到极高的平直度。是目前建筑业首选的轻质材料。 
- 可实现大块面的板材(宽1.8米,长10米以上)
- 蜂窝状芯材有助于空间的保温效果(蜂窝板类似内胆设计,与传统的复合材料对比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 丰富的颜色和表面处理可供选择(可实现各种工艺和任何颜色)
- 出色的定制化加工能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形状可以实现各种造型和360度弯曲) 
- 高质量材质和先进加工工艺,确保产品经久耐用(-50℃-180°C苛刻试验,产品可使用30年以上)。
- 各种安装系统适用不同方案,且便于安装和日常维护 
- 隔音、隔热、放火、防震功能突出
由于蜂窝复合板内的蜂窝芯分隔成众多个封闭小室,阻止了空气流动,使热量和声波受到阻碍,对100-3200HZ的声音源窿澡可达20-30DB,导数系数为0.1040.130W/M.K,因而铝蜂窝板的能量吸收能力为150-3500J/M是一种理想的节能材料,如遇下大雨时,雨点打在铝单板或铝塑板上时噪声特别大,而蜂窝板就避免了这种情况。
蜂窝铝板产品均选用公司统一标准的预辊涂高等级铝合金卷材,结合多种生产工艺精制而成。
- 涂层技术
(1)采用独创的涂层烘烤技术,确保涂层的附着力以及色彩均匀性和饱和度。
(2)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需要的颜色,还可以提供各种特殊涂层。
- 成型技术
(1)通过系列模具逐步成型,充分释放板材内部的应力。
(2)保护面板表面的涂层不受损伤,更为耐用。整个生产流程保证板材加工尺寸的高精度。
(3)连续的热复合生产工艺高效快捷。
- 蜂窝复合技术
(1)源自现代航空的科技成果,重量更轻,但板材的强度更高。
(2)利用高温复合和面板热压技术,确保板材的整体性、强度和平整度。
3.铝蜂窝复合板结构示意图

 
3. 铝蜂窝复合(冲孔)板产品设计加工图1

5.铝蜂窝复合(木纹)板产品设计加工图2

 
6.成品生产工艺

 
7.生产设备

 
8.铝蜂窝板技术性能:
项次  | 项目  | 技术要求  | |
1  | 弯曲强度  | 102.2Mpa  | |
2  | 弯曲刚度  | 2.50×109Mpa  | |
3  | 平面压缩强度  | 2.4Mpa  | |
4  | 平面压缩弹性模量  | 47.4Mpa  | |
5  | 平面剪切强度  | 1.27Mpa  | |
6  | 平面拉伸强度  | 1.50Mpa  | |
7  | 滚筒剥离强度  | 141.7N/cmNaN  | 
9.铝蜂窝复合板化学性能:
项次  | 项目  | 技术要求  | |||
1  | 耐化学性  | 耐盐酸  | 15分钟点滴,无气泡  | ||
2  | 耐硝酸  | 颜色变化ΔE≤5NBS  | |||
3  | 耐砂浆  | 无任何变化  | |||
4  | 耐洗涤剂  | 无气泡,漆膜无脱落  | |||
5  | 耐腐蚀  | 耐温  | 4000小时,至少GB1740二级以上  | ||
6  | 耐洗涤剂  | 4000小时,至少GB1740二级以上  | |||
7  | 耐侯性  | 退色  | 10年后 ΔE≤5NBS  | ||
8  | 粉化  | 10年后,GB1766,1级  | |||
9  | 光泽保持  | 10年后,保持率≥50%  | |||
10  | 膜厚损失  | 10年后,≤10%  | |||
10.铝蜂窝复合板物理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项目  | 技术要求  | ||
滚筒剥离强度/(N·mm/mm)  | 平均值  | ≥50  | |
最小值  | ≥40  | ||
平拉强度/Mpa  | 平均值  | ≥0.8  | |
最小值  | ≥0.6  | ||
平压强度/Mpa  | ≥0.8  | ||
平压弹性模量/Mpa  | ≥30  | ||
平面剪切强度b/Mpa  | ≥0.5  | ||
平面剪切弹性模量b/Mpa  | ≥4.0  | ||
弯曲刚度/(N·mm 2)  | ≥1.0X108  | ||
剪切刚度/N  | ≥1.0X104  | ||
耐撞击性能  | 无明显变形及破坏  | ||
耐热水性  | 外观  | 无异常  | |
滚筒剥离强度最小值/(N·mm/mm)  | ≥30  | ||
耐温差性  | 外观  | 无异常  | |
滚筒剥离强度最小值/(N·mm/mm)  | ≥40  | ||
a 对打孔的板,力学性能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b 对于厚度大于50mm 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 |||
11.铝蜂窝复合板装饰表面层物理性能
项目  | 技术要求  | ||
表面硬度  | ≥HB  | ||
涂层光泽度偏差b  | ≤10  | ||
涂层柔韧性,T  | ≤2  | ||
涂层附着力,级  | 0  | ||
涂层耐磨耗性,L/μm  | ≥5  | ||
涂层耐盐酸性  | 无变化  | ||
涂层耐油性  | 无变化  | ||
涂层耐碱性  | 无鼓泡、凸起、粉化等异常,色差ΔE≤2  | ||
涂层耐硝酸性  | 无鼓泡、凸起、粉化等异常,色差ΔE≤5  | ||
涂层耐溶剂性  | 不露底  | ||
涂层耐沾污性,%  | ≤5  | ||
耐盐雾性(4000h)  | 无脱胶,涂层腐蚀等级不次于1级  | ||
耐人工候老化 (4000h)  | 色差ΔE  | ≤4.0  | |
失光等级,级  | 不次于2  | ||
其它涂层老化性能,级  | 0  | ||
外观  | 无脱胶  | ||
抗柔性冲击  | 无破坏及永久变形  | ||
耐热水性  | 无异常  | ||
剥离强度,N?mm/mm  | 平均值  | ≥100  | |
最小值  | ≥80  | ||
耐温差性  | 剥离强度平均值下降率,%  | ≤10  | |
涂层附着力,级  | 0  | ||
外观  | 无变化  | ||
平面拉伸粘结强度,MPa  | 平均值  | ≥1.0  | |
最小值  | ≥0.6  | ||
平面压缩强度,MPa  | ≥1.0  | ||
平面压缩弹性模量,MPa  | ≥30  | ||
平面剪切强度,MPa  | ≥0.6  | ||
平面剪切弹性模量,MPa  | ≥4.0  | ||
弯曲刚度,N·mm2  | ≥1.0×108  | ||
剪切刚度,N  | ≥2.0×104  | ||
a 对打孔的板,其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商定。 b 表面光泽度值由供需双方商定。  | |||
12.产品技术标准
外观质量标准符合JC/T 2113-2012﹑GB/T23444—2009
13.1装饰面喷涂烤漆层外观质量要求
分类  | 要求  | 
辊涂  | 不得有漏涂、波纹、鼓泡或穿透涂层的损伤  | 
液体喷涂  | 涂层应无流痕、裂纹、气泡、夹杂物颗粒、桔皮或其他表面缺陷  | 
粉末喷涂  | 涂层应平滑、均匀,不允许有皱纹、流痕、鼓泡、裂纹、桔皮  | 
双色喷涂  | 两色交界处线条平直,无弯曲,不同颜色面无色彩混合现象  | 
陶瓷  | 表面无裂纹、颗粒和缩孔≤2个/m2  | 
热转印  | 表面光滑,图案清晰,不模糊,无漏涂,目视无明显色差。  | 
阳极氧化  | 不允许有电灼伤、氧化膜脱落及开裂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 
13.2外观质量
缺陷名称a  | 技术要求  | |
印痕  | 不允许  | |
漏涂  | 不允许  | |
波纹  | 不允许  | |
鼓泡  | 不允许  | |
疵点  | 最大尺寸,mm  | ≤1  | 
数量,个/m2  | ≤1  | |
擦伤和/或划伤  | 划伤深度  | 不大于表面处理厚度  | 
划伤总长度,mm  | ≤3  | |
擦伤总面积,mm2  | ≤5  | |
划伤、擦伤总处数  | ≤2  | |
色差b  | 不明显 仲裁时:素色漆ΔE≤2,金属漆ΔE≤1  | |
a 对于表中未涉及到的表面缺陷,本着不影响需方使用要求为原则由供需双方商定。 b 装饰性的花纹和色彩除外。  | ||
13.3产品原材料   
1、产品原材料为铝合金材质 
原材料规格:铝镁硅合金,原材料配比及性能符合GB/T3190-2008与GB/T228-2002 标准
化学成分  | Si  | Fe  | Cu  | No  | Mg  | Zn  | |
%  | ≤0.6  | ≤0.7  | ≤0.3  | ≤1.0-1.5  | 0.20-0.6  | ≤0.25  | |
部位  | 原材料  | ||||||
面板  | 氟碳聚酯漆,AA3003(H24-H26),面板厚度:1.0 mm,背板厚度:0.7 mm  | ||||||
芯材  | 铝蜂窝芯,AA3003H18,厚度0.07 mm(蜂窝芯厚度13.3MM),做防腐。  | ||||||
粘黏剂  | 美国富乐双组份环氧树脂胶  | ||||||
面板保护膜  | PE透明膜,厚度≥0.05 mm  | ||||||
13.4生产工艺:铝复合蜂窝板----复合成型
产品公差
板块长度公差:+0/-0.3mm  在 600≤L<2000 mm
板块宽度公差:+0/-0.3 mm
板块安装边高度公差:+0.3/-0.3 mm
板面平整度:≤0.2 mm/m
矩形板对角线差:≤0。5 mm
吊顶板挠度:0-2 mm
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 技术要求  | |
边长L,mm  | L≤2m时  | ±2  | 
L>2m时  | ±2  | |
厚度,mm  | ±0.25  | |
对角线差,mm  | ≤3  | |
边直度,mm/m  | ≤1  | |
翘曲度,mm/m  | ≤  | |
13.5铝复合蜂窝板-耐火性能
吊顶系统耐火性能符合GB-20286-2006规定B级标准 ,不燃无毒。
项次  | 项目  | 技术要求  | 
1  | 炉内温升,℃  | ≤5  | 
2  | 持续燃烧时间,S  | 0  | 
3  | 质量损失率,%  | 10  | 
4  | 总热值,PSC  | 0.3  | 
5  | 燃烧剩余长度最小值,mm  | 640  | 
6  | 燃烧剩余长度平均值,mm  | 659  | 
7  | 平均烟气温度,℃  | 95  | 
8  | 焰尖该度,mm  | 15  | 
9  | 烟密度等级  | 11  | 
13.6铝复合蜂窝板及龙骨的机械性能
13.7铝复合蜂窝板龙骨参照 GB/T.11981-2001《建筑用轻钢龙骨》
加载挠度   ≤6.0
残余变形量 ≤1.0  
产品规格,按图纸要求
产品用途  | 室内吊顶  | 
安装边形式  | 内钩外挂式,双内钩式,双外挂式,暗架式  | 
尺寸范围  | 无背板产品:  | 
注意事项  | 1.  钩挂式板必须采用通长安装(如Z型挂钩龙骨吊装)。  | 
14.铝蜂窝板系统说明
针对本项目生产的铝蜂窝板吊顶,完全符合本项目要求,按国家及行业有关金属天花的生产及检验标准进行加工制作,铝蜂窝板板面尺寸依据平面分布图来定,属于干吊顶装饰效果及结构体系。蜂窝板主为以底板,蜂窝,面板组成。内部采用吊杆和专用吊件吊装。产品包括下述内容及标准:
14.1产品性能特点
1) 蜂窝板:蜂窝板采用15mm厚AA3003系列优质铝合金板材连续辊压或折弯成型。长度可按现场的的使用要求在6米以内的长度加工。
2) 表面处理:采用耐候性能优异氟碳数值漆处理,选用世界知名品牌美国阿克苏·诺贝尔公司(AKZO Nobel)或德国Becker涂料;漆膜:正面三涂三烤,聚酯含量不低于70%,漆膜厚度≥25μm,表面亚光(18%≤光泽度≤22%),背面采用防锈铝板处理,采用聚酯保护漆一涂一烤,漆膜厚度≥10μm。漆膜色泽均匀无色差,附着力强,质感厚重,光洁美观,符合YS/T429.2-2000﹑AAMA605.2-1998﹑EN1396:1996标准,且完全满足环保E1级要求。
3)材质:采用AA3003的优质铝锰合金,底板与面板:底板采用0.7mm,面板采用1.0mm优质铝合金板材,又可以称为防 锈铝板。AA3003系列铝板生产工艺较为优秀。AA3003系列铝板是由锰元素为主要成分,含量在1.0-1.5%之间。是一款防锈功能较好的系列。常规应用在潮湿环境中,基材符合GB/T3190及GB3880规定。4 挂件:采用1.2mm镀锌钢板,模具一次性冲压成型。
4)装饰面涂层厚度
项目  | 技术要求  | |||
装饰面涂层厚度  | 二涂  | 辊涂  | 平均值  | ≥27μm  | 
最小值  | ≥25μm  | |||
喷涂  | 平均值  | ≥30μm  | ||
最小值  | ≥25μm  | |||
注:饰面涂层厚度是指涂层总厚度。  | ||||
5)厚度检测标准表
表面种类  | 膜厚要求,单位:微米  | 检测工具  | |||
辊涂  | 氟碳  | 二涂  | 平均膜厚≥25,最小局部膜厚≥23  | 涡流测厚仪  | |
三涂  | 平均膜厚≥32,最小局部膜厚≥30  | ||||
聚酯、丙烯酸  | 平均膜厚≥16,最小局部膜厚≥14  | ||||
液体喷涂  | 氟碳  | 二涂  | 平均膜厚≥30,最小局部膜厚≥25  | ||
三涂  | 平均膜厚≥40,最小局部膜厚≥34  | ||||
四涂  | 平均膜厚≥65,最小局部膜厚≥55  | ||||
聚酯、丙烯酸  | 平均膜厚≥25,最小局部膜厚≥20  | ||||
粉末喷涂  | 氟碳  | 最小局部膜厚≥30  | |||
聚酯  | 最小局部膜厚≥40  | ||||
陶瓷  | 25~40  | ||||
热转印  | 60-80  | ||||
阳极氧化  | 室内用  | AA5  | 平均膜厚≥5,最小局部膜厚≥4  | ||
AA10  | 平均膜厚≥10,最小局部膜厚≥6  | ||||
室外用  | AA15  | 平均膜厚≥15,最小局部膜厚≥12  | |||
AA20  | 平均膜厚≥20,最小局部膜厚≥16  | ||||
AA25  | 平均膜厚≥25,最小局部膜厚≥20  | ||||
AA为阳极氧化膜厚度级别的代号。  | |||||
14.2尺寸公差:
铝蜂窝板的外形尺寸和尺寸允许偏差
1)铝蜂窝板厚度不小于15mm 。
2)矩形平面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异形板的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符合GB/T 21086-2007的要求.
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 技术要求  | |
边长L /mm  | L≤2000  | ±2  | 
L>2000  | ±3  | |
厚度/mm  | ±0.25  | |
对角线长度差/mm  | ≤2  | |
边直度/(mm/m)  | ≤1  | |
平整度/(mm/m)  | ≤0.2  | |
表面平整度(mm)  | L≤2000mm≤0.2mm  | |
L>2000mm≤0.2mm  | ||
异形板中弧形度  | 0.5%Lmax  | |
矩形度  | 5.0mm  | |
色差  | 色泽均匀  | |
光泽  | 极限值的误差≤±5  | |
14.3金属吊顶面板外观:
1、表面光洁、平整,无明显损伤、划痕、压光条和污迹;
2、端头、针孔截面无毛刺;
3、表面无肉眼可视纹路或隐条;
4、烤漆层无露底与气泡、流挂,无肉眼可视色差、色斑;
5、板面无波纹、明显凹凸、折边不起边;
在非阳光直射的自然光条件下进行外观目测试验,但抽取和摆放试样者不参与目测试验。将板按同一生产方向并排侧立拼成一面,板与水平面夹角为70°±10°,距拼成的板面中心3m处目测,对目测到的各种缺陷,使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直尺测量其最大尺寸;观察并结合敲击试件的声响来判定试件有无脱胶;对损伤深度可采用10倍放大镜或其它有效的设备进行观察;对色差进行仲裁试验时按照GB/T11942的规定进行。
外观质量
缺陷种类a  | 技术要求  | |
凹痕  | 不允许  | |
印痕  | 不允许  | |
漏涂  | 不允许  | |
鼓泡  | 不允许  | |
疵点  | 最大尺寸/mm  | ≤1  | 
数量/(个/m2)  | ≤1  | |
擦伤和(或)划伤  | 深度  | 不大于表面装饰层厚度  | 
总长度/(mm/m2)  | ≤3  | |
总面积/(mm2/m2)  | ≤5  | |
总处数/(处/m2)  | ≤2  | |
色差b  | 不明显仲裁时△E≤2.0  | |
铅笔硬度  | ≥HB  | |
附着力  | 划格法 0级  | |
耐冲力  | 50KGNaN,无脱漆  | |
耐磨性  | ≥0.5L/um  | |
a 对于表中未涉及到的表面缺陷,本着不能影响需方使用要求为原则由供需双方商定。 b 装饰性的花纹和色彩除外。  | ||
14.4饰面保护质量标准
1、喷涂后,应对装饰面(可视面)进行贴膜保护,以防止在加工、周转过程中磕、碰、划伤。
2、贴膜前用洁净的抹布或风管去除表面灰尘、污物等粘着物。
3、保护膜不应有飞边、翘起、拉伸破损现象。
4、机械贴膜和手工贴膜允许偏差见表3
5、型材在周转过程中有保护膜脱落、翘起现象应及时修补。
保护膜粘贴标准表3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具  | 
保 护 膜 粘 贴 质量  | 机械贴膜:不允许有皱褶存在、不允许有>φ3mm的气泡存在。  | 卡尺 目测  | 
手工贴膜:2m之内允许有一条≤80mm长的皱褶,1m之内允许有2个φ3~φ8mm的气泡存在  | 
保护膜:涂层加工完毕后在产品表面进行压膜处理,可以保护产品。保护膜在施工结束后全部去除;
漆膜硬度:用H级硬度铅笔对干膜刻划,膜层无划断。
耐冲击性:50KgNaN不脱漆;
抗腐蚀性:按GB/T1771标准,≥500h,膜层无脱落、起皮、失粘或外观变化。
加工工艺:用数控剪板机开料,将每件板的四个边剪切一次,以保证坯料的垂直度,,再经精密数控折弯机折弯成型,折边高度为28mm,外观完整,强度高,板边顺直。
光泽值表
光 泽 度  | 光 泽 值  | 允许误差  | 检测工具  | 
高  | ≥80%  | ±5%  | 
 光泽计  | 
中  | 20-79%  | ||
低  | ≤19%  | 
表面性能要求:
项 目  | 膜性能要求  | 检测 工具  | |||||||
氟碳  | 聚酯、丙烯酸  | 转印  | 陶瓷  | 阳极氧化  | |||||
光泽度偏差  | 光泽度<30  | ±5  | —  | 分光光度计  | |||||
30≤光泽度<70  | ±7  | ||||||||
光泽度≥70  | ±10  | ||||||||
附着力  | 百格法  | 0级  | 附着力仪  | ||||||
沸水百格法  | 0级  | ||||||||
铅笔硬度  | ≥1H  | ≥2H  | ≥4H  | 铅笔硬度仪  | |||||
耐溶剂性,100次  | 丁酮,无漏底  | 二甲苯,擦拭法无漏底或静置法涂层无发暗  | 丁酮,无漏底  | —  | —  | ||||
铝蜂窝板  | 滚筒剥离强度/(N?mm/mm)  | ≥50  | 万能试验机  | ||||||
14.5铝蜂窝板芯材
材质:蜂窝芯厚度≥0.07㎜,蜂窝芯成型高度13.3mm保证了支撑强度和铝板平整度,使蜂窝板长久使用过程中不变形,双面氧化防腐处理,增加了耐用性﹑耐久性﹑耐老化性﹑抗腐蚀性,基材符合GB/T3190及GB3880规定。
14.6铝蜂窝板平整度
铝蜂窝板与面板应采用先进的高温热压自动化设备压制而成,蜂窝芯与面板/底板粘接牢固,提高了蜂窝板的整体强度,板面平整,对角线交点下垂≤1.5mm。
14.7配套龙骨及配件
14.7.1型轻钢龙骨
(1)50型轻钢龙骨
50型轻钢龙骨采用1.2mm厚的符合GB2518《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有关规定的优质镀锌钢带,双面镀锌量≥120g/ m2,,经防锈静电处理,采用专用连续模具冲安装孔,精密数控折弯折弯成型,等工序完成,应保证生产的龙骨尺寸、孔径、形状统一;
(2)收边龙骨吊件
收边龙骨吊件采用1.2mm厚的符合国标G2518的镀锌钢板,双面镀锌量≥120g/ m2,,经专用模具冲压成型,底部齿状防滑结构,顶部螺丝顶紧装置,连接吊件用软性胶条连接过渡。另外,结构系统须有防风、抗震设计,使天花板不能上下窜动。保证吊顶板的牢固,可以抗御室内和室外风压及各种机械振动而产生震动声,共鸣声。
(3)系统说明:
铝蜂窝板吊顶按1000mm间距排布。为确保产品的安全,应采用专门的Z勾搭吊挂系统。主龙骨采用国标50可上人轻钢龙骨,副龙骨采用本公司专用的勾挂式龙骨,采用专用吊件通螺栓顶紧连接。整个系统安装拆卸方便,可反复拆卸安装,系统牢固。所有产品在本公司制作完成,不允许现场裁剪。
(4)安装结构
铝蜂窝板采用C50可上人轻钢龙骨及Z型勾挂龙骨吊装,Z型龙骨用专用吊件与轻钢龙骨成井字形组合,主龙骨按1000~1200mm的间距排布吊装,轻钢主龙骨用φ8吊杆吊装,可自行调节吊杆的高度和水平平直度,方便安装,特别适合大面积水平安装。内部构件均进行热镀锌处理。系统采用独立勾挂结构,每件板都能独立折装,满足日后维修要求。
安装示意图1
 
安装示意图2
 